煙氣分析儀是利用電化學傳感器連續分析測量CO?、CO、NO?、SO?等煙氣含量的設備。以下是其選購要點的介紹:
一、明確檢測需求
- 確定目標氣體及參數:根據應用場景選擇適配的檢測參數。例如,燃煤鍋爐需重點監測SO?和NO?;燃氣設備則需關注CO和O?。若需全面評估煙氣排放,可選用能同時檢測多種氣體的型號。
二、核心技術選型
- 傳感器類型
- 電化學傳感器:體積小、成本低,適合手持設備,但存在交叉干擾風險且壽命較短(通常2-3年)。
- 非分散紅外傳感器:精度高、抗干擾能力強,適用于實驗室或長期在線監測,但價格較高。
- 微流紅外技術:結合電化學或順磁氧氣傳感器,可實現多組分同步檢測,穩定性更優。
- 采樣與預處理系統
- 常規采樣:適用低濕度、短時間測試,采用耐酸堿塑料管減少吸附。
- 加熱采樣:針對高濕、酸性氣體或長時間監測,防止冷凝水腐蝕并提高數據穩定性。
- 汽水分離器與帕爾貼制冷器:前者適合普通煙氣,后者用于脫硫脫硝實驗等嚴苛條件。
三、硬件配置與耐用性
- 便攜性與防護等級:現場檢測優先選擇輕量化設計(如帶無線手操器的型號),并具備防摔、防水(IP等級認證)能力。
- 電池與續航:鋰電池供電需滿足至少6小時連續工作,支持交直流切換以適應工業環境。
- 耐腐蝕氣泵:高負壓環境下仍能穩定運行,延長MTBF至2萬小時以上。
四、智能化與數據處理
- 自動化功能
- 自動零點校準:保障長期無人值守時的數據可靠性。
- 智能補償算法:集成溫度、壓力補償模塊,消除環境變量影響。
- 數據管理與傳輸:內置大容量存儲器(≥1GB),支持藍牙/USB導出數據,并生成Excel報告。
- 燃燒效率分析:計算Lambda值、過剩空氣系數等參數,輔助優化燃燒工藝。
通過綜合考量上述因素,可選擇既能滿足當前需求又具備未來擴展性的煙氣分析儀,為環保合規、工藝優化及科研創新提供可靠數據支撐。